top of page

在虛擬中行走-VR操作背後的設計思維

  • 作家相片: 空間美學 程心
    空間美學 程心
  • 9月25日
  • 讀畢需時 2 分鐘
設計圖呈現
設計圖呈現

2016年,我從台灣踏上前往上海的設計旅程,眼前所見,令人震撼。當時台灣仍以平面圖與3D模型作為設計溝通的主流工具,上海的室內設計界,已悄然邁入一個嶄新的視覺世代。泫染技術與互動媒介在那裡如雨後春筍般湧現,不再只是靜態的呈現,而是試圖喚起觀者的感官參與。然而,儘管技術日新月異,多數應用仍停留在視覺層面,尚未真正觸及空間的情感深度與使用者的內在體驗。

在上海,我的業主橫跨世代與領域——有朝氣蓬勃的年輕人,也有閱歷豐富的長者;有企業行號,也有政府單位。每一位對設計圖都有獨到的見解:尺寸的精準、材質的質感、功能的實用、美感的層次……在這樣多元的聲音中,如何凝聚共識、呈現一個能被理解、被感受的空間,成為我不斷思索的課題。

室內VR實境

3D泫染圖雖曾是視覺溝通的利器,但在科技日新月異、感官刺激層層疊加的時代,它已漸漸無法滿足群眾對空間的想像與參與。設計不再只是「看見」,而是「感知」——我渴望創造的是能被觸動、被體驗的空間語言。

回到台灣,創立「程心空間美學」,是我對設計的使命感所驅動——不只是打造美的空間,更是讓設計與裝修過程緊密相扣、不再脫節。透過VR技術,屋主不再只是觀看圖面,而是能親身走進未來的家,感受每一寸空間的氛圍與細節;同時,工班也能在虛擬場域中預演施工工法,讓溝通更直觀、協作更精準。然而,在這場科技與美學交織的革命背後,仍有許多技術等待突破。

VR導入室內設計的核心,不只是炫目視覺,而是讓空間成為可感知的生活場景——尺寸的精準、材質的真實、功能的貼合,都必須與屋主的生活習慣深度對話。因此,最基本的丈量工作,反而成了最關鍵的一步。若無精準的數據作為根基,再華麗的設計圖也僅止於想像——它無法落地,無法被真實施作,無法成為屋主生活的一部分。空間的實現,不只是視覺的誘惑,更是技術與細節的堆疊,是對未來生活的深度模擬與誠實回應。

而這一切,正是「程心空間美學」存在的意義——讓設計不再只是圖面上的夢,而是能被走進、被感受、被實現的生活場景。在科技與人性之間,我持續探索,願每一個空間都能承載屋主的心,也回應這個時代對美與真實的渴望。

留言


90847751

302 新竹縣竹北市復興三路二段168號9樓之5

TEL:0919-019-161

©2021 by Hsin Aesthetics. Proudly created with Wix.com

bottom of page